医院基本信息
详情
医院名称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别名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医院性质
公立
医院等级
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
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眼病专科医院
医保定点情况
是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成立时间
1994年11月(1986年经卫生部批准兴建)
历史沿革
1994年成立时称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眼科医院;2005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中医研究院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医院随之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2012年9月,被评定为三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
占地面积
3.35万平方米
主管单位
隶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是中医药管理局直属医院之一
首任院长
高健生
现任院长
温艳东
职工人数
现有职工648人
职称分布
截至2022年8月,正高级职称38人,副高级职称42人;现有高级职称107人
专家情况
国医大师1人,首都国医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硕博导师33人;现有硕士及以上学位188人,拥有国医大师、首都国医名师等诸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现有研究生导师35人
重点专科
重点病种4个,重点专科1个,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4个,北京市重点专科3个
科室设置
门诊共设有32个科室,住院部设有10个病区;眼科科室包括眼科特需门诊、消渴目病科(糖尿病眼病)、目系眼病科(眼底病内科、青光眼)、内障眼病1科(眼底病内科)、圆翳内障科(眼外科、白内障)等
床位情况
编制床位800张,实际开放床位435张
业务量
年手术量数万例,其中眼科年门诊量14万余人次,手术量一万余台次
科研教学
是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首创了眼科局部辨证与全身辨证统一的诊疗模式;承担着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和中医药管理局资助的研究课题;为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硕士、博士学位培养单位,博士后流动站
学术地位
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等眼科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是区域(中医眼科)诊疗中心、京津冀中医眼科医联体核心单位,局重点专科中医眼科协作组组长单位;中医药管理局及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治未病”临床基地、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薪火传承“3 + 3”工程唐由之、高健生、庄曾渊名医工作室建设单位、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眼科疾病诊疗方案的编制单位;是全国中医药老年眼病防治中心和全国中医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中心建设单位,中央高水平中医医院建设单位、传承创新中心培育单位、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医药研究伦理审查体系认证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北京市中医药学会、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等眼科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
荣誉称号
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和首都文明单位等称号
地址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33号(也有提到鲁谷路9号)
邮编
100040
联系电话
010 - 68688877(总机);010 - 68686800(咨询);010 - 68688877 - 6617(预约挂号)
门诊时间
上午:8:00 - 12:00(挂号时间7:30 - 11:00) 下午:13:30 - 17:00(挂号时间13:00 - 16:00)
医院动态
2024年3月28日下午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温艳东院长以“强思想、转作风、促发展,强院担使命,聚力书新篇”为题,聚焦“做大做强中国中医科学院”,以医院“十四五”规划为指导,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围绕党的建设、高水平医院建设、“两个中心”建设、精细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2024全年重点工作任务;“筑梦征途”传承创新学术活动举办,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致辞并作学术报告,对医院建院30年来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活动还表彰了医院杰出贡献奖和功勋成就奖获得者
眼科科室详情
现收录科室医生87名,其中32位正高级专家、17位副高级专家,现已有54位医生开通了在线问诊服务,6位医生开通了预约挂号服务,累计帮助了32965位患者,获得1602次患者好评;设有糖尿病眼病防治中心(开设专科门诊,专病病房45张病床,长期进行糖尿病眼病临床和基础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白内障专科(在美国世界白内障人工晶体基金会支持下设立,应用先进技术结合中医特色治疗各种白内障)、青光眼专科(在患者眼压控制在“靶眼压”水平后,应用中医药综合治疗改善视功能)、视神经萎缩专科(发挥中医特色,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取得独特疗效,研究证侯规范化与疗效机理是努力方向)、角膜病专科(致力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研究,基础研究较为深入)
备注:医院地址存在两个表述,分别为鲁谷路33号和鲁谷路9号,可能存在不同院区或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医院相关的人员、业务量等数据可能随时间动态变化。
术语解释:
1. 国医大师:是我国中医药界的杰出代表,他们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有深厚造诣和卓越贡献。
2. 首都国医名师:是北京市评选出的在中医药领域有突出成就和影响力的专家。
3.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对于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一种奖励制度,享受该津贴的专家在学术和技术方面有重要贡献。
4. 三级甲等医院:是中国医院等级中的别,代表医院在医疗技术、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标准。
5. 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承担着中医临床研究的重要任务,旨在推动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和研究发展,提高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水平。
6. 博士后流动站:是指在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的某个一级学科范围内,经批准设立的可以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进一步深造和研究的平台。
7. 靶眼压:是指通过治疗将患者眼压控制在一个相对安全的水平,以减少青光眼等疾病对视神经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