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名称 |
医生姓名 |
科室 |
职称 |
擅长领域 |
绵阳万江眼科医院 |
朱家利 |
中医科 |
副主任医师 |
肝胆胰胃肠等脾胃疾病(消化系统) |
绵阳万江眼科医院 |
谯惠清 |
中医科 |
医师 |
中医药辩证治疗,内、妇、儿疑难杂症 |
医院名称 |
服务升级举措 |
2023年门诊量 |
2023年检查人次 |
检查完成情况 |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 |
1. 医院App上专业组号源划分更细;2. 辅助检查自动预约系统上线,可在App或自助机改预约;3. 优化检查队列,缩短等候时长;4. 投入使用自助眼压检测计,优化人力资源;5. 2023年下半年细化专业方向;6. 2024年上线辅助检查自动预约系统,“挤”出人力检查,优化检查分流 |
约20万人次 |
超30万 |
几十项检查几乎在科室内完成 |
话题 |
医生解读要点 |
近视手术选择 |
1. 患者要有摘掉眼镜的需求,如改善生活质量、职业需要等;2. 近视手术有适应症和禁忌症,由医生界定;3. 术前检查采集眼睛客观数据并综合分析,对手术安全性和效果至关重要 |
活动名称 |
活动内容 |
2024年军队院校招生要求(辽宁) |
“无镜梦想”爱尔眼科2025年军警院校报考说明会 |
1. 职业生涯规划师郑海波介绍高招政策;2. 近视手术专家方学军分享近视手术案例,介绍军警院校视力检查要求和近视手术知识 |
全军27所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749人,要求双眼中任何一眼行激光手术,术后时间在半年以上,手术眼裸眼视力4.8以上,无并发症,且眼底检查正常 |
医就 |
具体内容 |
临床手术 |
从事眼科临床31年,白内障、近视眼眼内镜ICL手术20余万例(截止2024年9月) |
论文发表 |
发表论文200篇,/通讯作者160篇,SCI论文60篇(截止2024年9月) |
专著编写 |
主编、副主编及参编10余部眼科学术专著(截止2024年9月) |
课题承担 |
以申请人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及其它课题10余项(截止2024年9月) |
专利获得 |
以申请人获得专利6项(截止2024年9月) |
成果发表期刊 |
美国《分子视觉杂志》《英国眼科杂志》《角膜杂志》《屈光手术杂志》《现代眼科研究杂志》等 |
前沿科学领域 |
光明热线 |
人工智能、神经眼科学、视光学、免疫和炎症性眼病、白内障、眼底病等 |
0531 - 82862666 |
医院名称 |
特色医疗科室 |
医院地位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
白内障科、青光眼科、角膜病科、眼底病科、眼眶病与眼肿瘤科、眼整形与泪道科、眼科急症与眼外伤科、斜视与弱视科、近视眼激光治疗科、眼免疫与葡萄膜炎科、屈光与青少年近视防控科、小儿眼病与眼遗传病科、特需医疗科 |
1. 我国规模大的公立眼科医院;2. 卫生健康委属委管的眼科专科医院;3. 中国的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4. 中国的医学学术组织总部所在地(亚太眼科学会、亚非眼科学会亚洲) |
科室名称 |
创建情况 |
学术地位 |
专家团队 |
年门诊量 |
年手术量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青光眼科 |
1957年由我国青光眼学组创始人周文炳教授创建,是国内早设立的青光眼专科之一 |
1. 一直是全国青光眼学组的组长、副组长单位;2. 主持制定1987年至今的青光眼“专家共识”和“工作指南”,代表我国青光眼诊疗高水平;3. 全国复杂疑难青光眼诊疗会诊中心和国内青光眼患者就医选择 |
1. “973项目”科学家1名;2.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1名;3. 全国青光眼学组副组长1名;4. “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5. 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1名;6. 教授/主任医师8人(博导8人);7.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人(博导1人、硕导4人);8. 主治/专科医师9人;9. 副主任技师1人 |
6.5万人次 |
5000台 |
术语解释:
- SCI论文:是指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收录的论文,SCI是上公认的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发表SCI论文通常代表着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价值。
-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是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系列中的主要部分,支持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在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促进各学科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 973项目:即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旨在解决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对人类认识世界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学前沿问题,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为未来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 珠江学者:是广东省为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而设立的计划,“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是该计划中的重要岗位,旨在聘任在教学、科研上有卓越成就的学者,带动学科发展。
- 中山大学“百人计划”:是中山大学为引进和培养人才而实施的计划,引进的人才通常在学术研究方面有突出表现和潜力,以提升学校的科研和教学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