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近视眼的发生除与眼局部屈光不正等因素有关外,还与体质密切相关。中医在治疗近视眼方面虽然知名度不高,但拥有独到的看法与成就。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关于近视眼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法,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近视眼的中医针灸疗法
1. 针刺疗法
取穴:承泣、睛明、风池、翳明、合谷、足三里穴。
针灸方法:将上述穴位分为两组,交替使用。眼区穴位宜轻捻缓进,退针至皮下快速拔出,随后用棉球按压一分钟。合谷、足三里、风池、翳明等穴位可采用捻转或提插法,间歇运针。留针20至30分钟,其中风池、翳明两穴针感需扩散至颞及前额或眼区。
2. 指针疗法
取穴:二间、三间、退热点、二明穴。
操作方法:操作者使用拇指或食指尖对准以上穴位,按压3至5次后,沿逆时针方向转动50至100次,然后再按顺时针方向按揉50至100次。
3. 皮肤针法
取穴:睛明、承泣穴。备用穴位包括风池、内关、大椎等。
操作方法:每穴叩打约5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10至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约半个月,若效果不明显,可选用备用穴位。
注意事项:进行以上针灸治疗时,建议先咨询相关医师,避免自行操作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除了针灸疗法,还有缓解近视眼的按摩方法,包括用双手拇指指腹交替推印堂穴至前发际线,沿眉弓分推至眉梢,按揉太阳穴等。
近视眼的症状表现包括看书时字迹重叠串行、视物模糊等。少年儿童反复发生霰粒肿、麦粒肿或睑缘炎等也可能是近视眼的前兆。眼睛灼热、干涩、疼痛等症状也可能是近视眼的症状先兆。
国内眼科强的三家医院为了应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已经共同发起成立“儿童青少年预防近视志愿服务总队”。该队伍将协同国内各专业的眼科机构,发挥这些医院在近视防控实践中的宝贵经验,用新的科学技术和的医疗服务支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户外活动在近视的防控工作中尤为重要,使用相关药物也有助于防控近视。中小学生应控制用眼时间,并定期进行眼部放松。
真正的中医针灸师治疗近视,配合科学的用眼习惯是关键
想要通过针灸治疗近视?必须找到真正的中医针灸师进行治疗,并同时注意科学的用眼卫生。这样才能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针灸对于治疗近视的适应人群主要是年龄在8至16岁,视力在短期内有所下降的患者。通常一个疗程包含10次治疗,每次治疗时长约30分钟。根据患者的近视情况,可能需要1至3个疗程,甚至更长时间的治疗。
如果在针灸的同时结合艾灸、耳穴埋豆等其他治疗方法,对于绝大多数假性近视都会有良好的效果。根据北京同仁医院的观察统计,对于2004年3月至11月期间治疗的368例青少年近视患者,总有效率达到了76.5。由于个体差异,如体质、饮食、营养等,以及对针灸的敏感程度和用眼卫生情况,部分患者的视力改善可能不明显。当眼睛感到疲劳时,建议进行一段时间的针灸治疗。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用于治疗近视的药具、眼药水、按摩仪等,虽然可能对假性近视有暂时性的作用,但并不能根治。近视主要是因为眼轴过长引起的,目前配戴框架眼镜是矫正青少年近视的方法。若考虑手术治疗,则需等到成年后且近视度数稳定方可进行。
在中医看来,近视除了眼局部的屈光不正等因素外,还与体质有关。如劳心伤神可能导致心阳耗损,阳气不能上达,目络瘀阻不畅。或因肝肾亏虚,使精血不足。治疗近视时需重视局部因素,同时调理全身。针灸治疗近视主要刺激眼周局部和四肢的穴位,通过疏经活络、行气活血、补益肝肾之阴血、振奋阳气的作用,从而达到明目的效果。
为巩固疗效,接受针灸治疗的学生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宜过长,要保证充足睡眠,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多看绿色植物;二是饮食要平衡,特别要注意维生素B1的补充,同时少吃甜食,以免过多消耗维生素B1。还应多吃谷类、豆类、水果、蔬菜及动物肝脏等食品。这样结合针灸治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好地保护眼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