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名称
级别
地址
主管部门
类别
性质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三级甲等
福田区莲花路1120号
北京大学医学部、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综合医院
公立医院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三级甲等
福田区海园一路1号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董事会、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综合医院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福田区笋岗西路3002号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综合医院
-
深圳市中医院福田院区
三级甲等
福田区福华路1号
-
中医综合医院
-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红荔院区
三级甲等
福田区红荔路2004号
-
妇幼保健院
-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福强院区
三级甲等
福田区福强路3012号
-
-
-
深圳市儿童医院
三级甲等
福田区益田路7019号
-
儿童医院
-
深圳市眼科医院
三级甲等
福田区香蜜湖街道泽田路18号
-
-
-
医院名称
电话类型
电话号码
服务时间
深圳眼科医院
总咨询电话
0755 - 23959600
-
急诊电话
0755 - 83577888
-
预约挂号电话
0755 - 83578888
-
专家门诊电话
0755 - 83579999
-
护理部电话
0755 - 83576666
-
医疗保险电话
0755 - 83577777
-
深圳市儿童医院
服务电话
0755 - 83008301
7:30 - 17:30;工作日8:30 - 11:30,14:30 - 16:30
服务电话
0755 - 83008302
工作日8:00 - 12:00,14:00 - 17:00
深圳地区眼科
免费24小时咨询电话
0931 - 21xx999
24小时
医院名称
创建时间
性质
依托单位
科室设置
重点学科/专科
人员情况
业务量
日间手术占比
深圳眼科医院
1983年
深圳市一家三级甲等市属公立眼科专科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眼病防治专科医院
深圳市眼病防治研究所、深圳市眼科学重点实验室、深圳眼库、深圳市眼科学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两家“中国日间手术联盟”医院之一、深圳市医防融合眼科学项目组牵头单位
共设有11个亚专科,包括眼底病科、青光眼与神经眼科、中医眼科、眼外伤科、白内障科、角膜病与眼表疾病科、眼整形与泪器病科、眼眶病与眼肿瘤科、斜视与小儿眼科、视光学科、近视防控科等
眼底病科、青光眼与神经眼科是市级医学重点学科,中医眼科是市级特色专科
拥有员工600余人,医生研究生以上学历占78.1,副高及以上职称占49.1
年门急诊量约65万人次,住院患者超3.4万人次
93.98
活动名称
举办时间
举办单位
活动主题
参与人员
活动内容及意义
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周活动
2024年6月6日(第29个全国“爱眼日”)
深圳市眼科医院
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深圳市福田区卫健局副局长付卫明,深圳市福田区健康教育所长郑南、副所长庄嫚思,深圳市眼科医院院长迟玮、副院长张国明,眼科专家以及广大患者朋友
深圳市眼科医院院长迟玮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眼部健康问题,增强爱眼护眼意识,科学用眼,倡导眼病的早防、早筛、早诊、早治,培养正确就医理念。亚太近视协会何明光教授通过视频连线送祝福,希望加深公众对近视防控的认识,为青少年近视防控事业贡献力量
近视防控为主题的公益科普义诊活动
2025年2月16日
中国人口与健康出版社、深圳市眼科医院
近视防控
中国人口与健康出版社主任程林碧,深圳市眼科医院副院长汪建涛、医院办公室负责人陈璐、近视防控科主任崔冬梅、公共卫生中心负责人牟敬锋、药剂科主任宋少刚等嘉宾
为“近视防控追光计划科普教育系列行动”的第九站,自开展以来惠及全国上千组家庭,为深圳地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筑起防线,提升公众尤其是家长群体对近视防控的重视程度与科学认知。活动当天嘉宾签署近视防控倡议书,近视防控科崔冬梅主任进行近视防控知识分享
患者情况
就诊医院
检查结果
治疗方案
治疗效果
19岁男性,右眼多年视力低下
益阳爱尔眼科医院
确诊为右眼弱视,戴镜视力右眼:0.3,左眼1.0
推荐使用视欣3D/4D数字化视觉训练
仅训练14次后复查,右眼戴镜视力从0.3提升到了0.6,现阶段继续提升视力和视功能训练
术语解释: - 三级甲等医院:是依照中国现行《医院分级管理办法》等的规定划分的医院等级之一,是中国内地对医院实行“三级六等”的划分等级中的别。三级甲等医院在中国是特殊医院以外的高等级的医院,是向所在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 - 亚专科:是医学专业进一步细化的分支学科,在大的专科领域下,针对某一类特定疾病、特定器官或特定技术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治疗。例如眼科中的眼底病科、青光眼与神经眼科等就属于眼科的亚专科。 - 日间手术:是指患者在一日(24 小时)内入、出院完成的手术或操作,不含门诊手术。它是一种、便捷的手术模式,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