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详情
“糖网”定义
“糖网”全称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发病率高、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继白内障、青光眼之后我国第三大致盲性眼病。
糖尿病成因
由于人们饮食含糖量越来越高,消耗量越来越少,造成身体内糖代谢紊乱,从而容易引起糖尿病。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主要有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包括大血管病变(常见是心脑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常见眼底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比较严重的微血管病变并发症,患者眼底可出血、形成血管瘤。
糖尿病引发眼睛病变原理
视网膜的小血管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中,变得脆弱,像有裂缝的水管,容易渗漏、出血,从而引起视网膜病变,可致视物模糊、黑影等,甚至失明。
糖尿病眼病形式(以眼底出血为例)
新生血管破裂造成的眼底出血,又被称为玻璃体积血。光线通过瞳孔后被血性混浊的玻璃体阻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形成原因
高血糖是视网膜发生病变的主要因素。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在高血糖作用下视网膜微血管发生渗漏和阻塞,引起黄斑水肿、新生血管出血、视网膜脱离等一系列眼底病变,导致视力进行性下降,终完全丧失。
我国糖尿病及糖网患者情况
我国约1.1亿糖尿病患者,每10个成人就有1位患有糖尿病;每3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位患糖网,糖网人数约3700万人;每3位糖网患者中,就有1位面临失明,这部分人数大约1200万。
糖尿病引发糖网危害视力机制
糖尿病患者因高血糖,导致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微血管发生病变,出现微血管的周细胞坏死,内皮细胞变薄,内屏障功能受损,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由管内渗入组织中。眼底视网膜遍布微血管,受高血糖影响引发视网膜病变。
不同糖尿病病史患者视网膜病变几率
糖尿病病史10年以上的患者,其视网膜出现病变几率高达50;病史1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几率更是高达80 - 90。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致盲过程
早期血管渗漏;晚期血管破坏严重,出血,玻璃体增殖牵拉,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小血管长期处于高糖环境变脆弱,易渗漏、出血,引起视网膜病变,可致视物模糊、黑影等,甚至失明。毛细血管闭塞,闭塞区附近产生微血管瘤,导致微循环障碍,视网膜缺血、水肿、出血、渗出。随着缺血范围增大,发生视网膜新生血管,新生血管破裂出血→机化→牵拉→致视网膜脱离。缺血区视网膜产生血管生长因子,经玻璃体进入眼前房,致虹膜新生血管形成,终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而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及区别
分为非增殖期糖网和增殖期糖网。区别在于非增殖期糖网是发生缺血但没有新生血管;增殖期糖网则是指发生了新生血管及纤维增生。
不同情况糖尿病患者眼科检查建议
未发现糖网病变者1年检查一次;非增殖期糖网3 - 6个月检查一次;增殖期糖网3个月内检查;黄斑水肿者4 - 6个月检查一次。糖尿病患者若出现视力突然下降,应及时检查。
糖网危害
糖网患者的视网膜血管像有裂缝的水管,容易渗漏、出血,会使视力和视觉受到严重影响。随着进程发展,可能出现视物模糊、有黑影、视物变形等症状,造成不可逆的视力丧失,严重的甚至会致盲。
糖网预防
所有糖尿病患者,不论糖尿病类型,都有患“糖网”的可能,确诊糖尿病后都要注意预防。
全球糖尿病及视网膜病变情况
根据糖尿病联盟统计,全球约有5亿糖尿病患者,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可能会伴发视网膜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约有30的人会在一生中经历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在病程超过20年的糖尿病患者中,几乎所有的1型糖尿病和约60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
糖网临床症状
逐渐出现的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眼前黑影,视物变形等。如果出现视网膜前出血、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脱离,可出现突然性的视力下降。如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则出现头痛、眼痛、眼胀等高眼压症状。
糖网治疗方法
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延缓其进展至关重要,可使绝大多数患者保存有用的视力。激光光凝治疗是重要手段,有效的激光治疗可减少50严重患者的视力丧失,特别对于II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弥散性光凝对于减轻视力的丧失是目前非常有效的方法。对于晚期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根据病情需行玻璃体切除手术。
糖尿病患者现状问题
很多糖尿病患者重视日常血糖监测,却忽视眼部检查的重要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常发生在患糖尿病10年以后,患糖尿病的病程越长,发展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机会越大。很多患者因糖尿病周期长、自身血糖控制不佳、生活习惯不注意、缺乏足够认识,发现视力受损时往往已错过黄金治疗时机。
术语解释: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及严重的一种眼部并发症,也是一种影响视力甚至致盲的慢性进行性疾病。 - 微血管瘤: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毛细血管闭塞区附近产生的微小瘤体,是病变的一种表现。 - 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破裂造成的眼底出血,光线通过瞳孔后会被血性混浊的玻璃体阻挡。 - 视网膜脱离:由于视网膜病变进展,如新生血管破裂出血机化牵拉等原因,导致视网膜从原本的位置脱离,严重影响视力。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缺血区视网膜产生的血管生长因子经玻璃体进入眼前房,致虹膜新生血管形成,终引发的青光眼,可导致失明。 - 激光光凝治疗:通过激光对视网膜进行照射,以减少视网膜的耗氧量,改善视网膜的血液循环,从而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减少视力丧失。 - 玻璃体切除手术:对于晚期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切除混浊的玻璃体,以缓解病变对视网膜的牵拉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