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450度,新视力表对应4.3,旧视力表对应0.2,已经属于中度近视范畴。这种情况通常无法通过征兵体检,因此建议你考虑去医院做视力矫正手术。
根据《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对视力的要求严格规定如下:
眼科的视力标准对于不同兵种有不同的要求。陆勤人员右眼裸眼视力不得低于4.9,左眼裸眼视力不得低于4.8。而对于坦克乘员、潜水员、潜艇及水面舰艇人员、空降兵、专机服务队女服务员、中央警卫团条件兵、特种部队条件兵和仪仗队队员等,每一眼的裸眼视力不得低于5.0。
对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右眼裸眼视力可放宽到4.8,左眼裸眼视力可放宽到4.6,但矫正视力必须不低于5.0。屈光不正者如果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半年后无并发症,且视力达到各类人员标准,也可合格。
一些眼病如影响功能的眼睑、睑缘、结膜、泪器疾病等不合格。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疾病,瞳孔变形、运动障碍等也需要避免。对于视力标准的具体内容,还会根据人员的文化程度和兵种的不同有所调整。
关于近视手术的选择,三甲医院和爱尔眼科各有优势。三甲医院作为公立医院,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和学术水平。而爱尔眼科作为专业的眼科连锁医疗机构,注重手术操作和术后恢复,设备和技术都较为先进。选择哪里进行手术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和情况。
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可以选择近视手术来矫正视力。年龄一般在18-45岁,但不在此年龄阶段的人也可以考虑手术,需经过详细检查来确定是否适合。近视手术适用于2000度以下的近视和600度以下的散光人群。
关于近视手术的安全性,尤其是LASIK手术,需要谨慎对待。虽然手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视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进行手术。手术原理是通过在角膜上制作一个凹透镜来矫正近视,但角膜基质的切削必须保留一定的安全厚度,否则可能出现圆锥角膜等严重并发症。手术前必须经过详细的检查以确定是否适合手术。
那么,LASIK手术究竟存在哪些致命的缺陷呢?众所周知,正常的角膜能够承受眼内压对角膜的压力。由于LASIK手术需要切削角膜组织,手术后角膜的承受能力可能会降低,从而导致角膜逐渐变形,终形成圆锥角膜。圆锥角膜的后果是性地丧失视力。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医院为了谋取暴利,并未将这一严重后果充分告知患者。
关于医院声称激光手术不会致盲的观点,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圆锥角膜可以被视为一种间接的致盲症状。一些医院以保留410为标准来宣称手术的安全性,但这一标准真的可靠吗?如果角膜厚度低于410,就会产生圆锥角膜的风险,那么如何保证那些角膜厚度接近下限的人在未来的十年内不会出现这一问题呢?又是否有眼科专家能够站出来,确保因高度近视(600度以上)而需要较多角膜组织切削的患者在15年或20年后不会出现问题呢?
我们必须知道,任何一项医学技术从研发到临床应用都需要一个观察和验证的过程。尽管LASIK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时间不足八年,但许多眼科医生却广泛地将它应用于临床。尽管他们明白手术的风险(甚至是对眼科稍有了解的人也能理解),但他们仍然忽视风险,欺骗患者,将患者的眼睛当作实验品。这种行为如何对得起“白衣天使”的称号?医生的职责是救治生命,而不是为了市场利益而使用不成熟的技术来危害患者。
LASIK手术后出现的圆锥角膜在医学上被视为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终可能需要通过角膜移植来解决。每一例手术都能为医生带来上千元的利润,但为了这些利益,他们隐瞒手术风险,使患者在若干年后面临成为盲人或准盲人的风险。在数百万人的眼中埋下一颗定时,他们的良心何在?
现在,大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都出现了这个问题,那么那些不发达地区的小医院又拿什么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呢?任何有良知的人,如果认为这篇文章有道理,请将其转发到其他论坛,让更多人了解真相。特别是广大患者和青年朋友们,如果你们不怕在事业的时期成为盲人或准盲人这一事实,那么请慎重考虑是否要成为医生的实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