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内隐斜或近视度数差异,正确的配镜是很重要的。对于正位眼,常规处方配镜是基本要求,而伴有外隐斜的近视眼镜则需要适度增加度数,这有助于改善外隐斜的症状。对于存在散光、双眼屈光不等或参差的人群,长期佩戴眼镜是必要的。治疗近视的前提是屈光度在600度以下,且需要眼调节力强、眼轴及眼屈光系统正常,非弱视、非遗传眼底健康等条件。越早符合这些条件者,治疗效果越好。
我们必须认识到,真性近视被认为“不可逆”、“不能治愈”的观点,以及“唯镜论”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我的个人经历或许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在这里,我想推荐一种转眼法来锻炼眼肌和改善营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站或躺都可以,全身放松,清除杂念。然后,两眼睁开,头颈不动,只转动眼球。从正下方开始,缓慢转至左方、上方、右方,后回到正下方,这样顺时针转9圈。接着,再逆时针方向转6圈,每次转动眼球都应尽可能地达到极限。这种转眼法可以锻炼眼肌,使眼睛更加灵活自如、炯炯有神。
对于假性近视的恢复,我想强调的是,只要我们敢于去尝试、去努力,恢复之路始终是敞开的。我个人的事例也证明了这一点。小时候我真性近视已很明显,但通过坚持转眼法和注意用眼习惯,我的视力得到了显著恢复。现在即使不戴眼镜,我也能看得非常清晰。
我在此提醒大家注意一些恢复视力时的细节。转眼法一定要用力进行,并且可以尝试用圆圈、三角形、8字形之间互相转换的方式转动眼球,并不断正转和逆转,这样可以大大提升恢复速度。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左右转动眼球可以有效提高记忆力。在50度温水或冷水中转眼效果更佳。在恢复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记忆活动或回忆某事时转眼也能提升记忆效果。
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来说,除了配镜矫正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定期到医院检查眼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剧烈活动和震动;选择合适的方法锻炼眼肌;到正规医院眼科验光配镜等。在配镜时尤其要注意度数过高导致的镜片过重和三棱镜效应等可能带来的不适感,逐渐适应后根据情况调整镜片度数。
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眼镜至关重要。建议选择颜色较浅的镜片,避免选择过深的镜片,以免影响视力的矫正效果。超薄镜片可以有效减轻镜片的重量,提高佩戴的舒适度。
在选择眼镜架时,塑料镜架是更好的选择。因为高度近视镜片边缘较厚,宽边的塑料镜架可以更好地固定镜片,避免镜片松动或滑落。相比之下,窄边的金属镜架可能不太适合高度近视者,因为可能会导致镜片固定不牢。
除了传统的框架眼镜,高度近视患者还可以考虑佩戴隐形眼镜,如硬性高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或软性隐形眼镜。在选择隐形眼镜时,也需要注意根据年龄、职业和对近视镜片的耐受程度等具体情况来做出选择。
对于高度近视者来说,配镜时需要注意四点。建议选择非球面镜片,这种镜片比球面镜片更轻薄,光学变形更少,可以提供更清晰的视觉体验。在选择眼镜框时,应尽量选择较小的镜框,避免过大的镜框对鼻梁造成压迫感,提高佩戴的舒适度。高折射率的树脂镜片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它们更轻便、更耐摔。在配镜时可以适当欠矫,即在确保视力有所提升的追求适度的舒适度。
值得注意的是,高度近视者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不便。一副好的眼镜不仅可以提高视力,还可以保护眼睛。除了注意以上配镜技巧外,高度近视者还应定期更换眼镜,因为视力是会不断变化的。通过遵循这些建议,相信高度近视的你可以找到一副适合自己的眼镜,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