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解释: - 眼底病:指影响眼球内部结构的各种疾病,通常涉及视网膜、视神经及脉络膜等部位,可能导致视力下降,重者甚至失明,常见的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及视网膜脱落等。 - 眼外伤:指眼睛受到外力撞击或刺伤,可能导致视力损害或眼部结构损伤,原因包括运动事故、工作环境中的意外及家庭事故等,后果可能非常严重,甚至导致眼球破裂或失明。 - 葡萄膜炎:是一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葡萄膜炎症,可累及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及玻璃体,常反复发作,可产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 - 屈光不正: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成像,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 -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视神经供血不足是其发病的原发危险因素,视神经对压力损害的耐受性也与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 角膜炎:是各种因素导致的角膜炎症反应,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症状有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可持续存在直到炎症消退。 - 泪囊炎:一般表现为慢性和急性两种,慢性泪囊炎较为常见,多因鼻泪管阻塞或狭窄,致使泪液滞留于泪囊中,伴发细菌感染引起,主要症状为溢泪。 - 飞蚊症:是指眼前有飘动的小黑影,尤其看白色明亮的背景时症状更明显,还可能伴有闪光感,一般是由玻璃体液化和后脱离引起的。 - 小儿弱视:是眼科临床常见的儿童眼病,是婴幼儿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如知觉、运动、传导及视中枢等原因未能接受适宜的视刺激,使视觉发育受到影响而发生的视觉功能减退的状态,主要表现为视力低下及双眼单视功能障碍。 -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前者以眼位偏向颞侧、眼球无运动障碍、无复视为主要临床特征;麻痹性斜视则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并伴眩晕、恶心、步态不稳等全身症状。 - 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是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泪液蒸发过多或泪液成分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常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容易疲倦、眼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分泌物黏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等。 - 麦粒肿:又称睑腺炎,是一种眼睑腺体的急性、痛性、化脓性、结节性炎症病变,大多数睑腺炎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患处红、肿、热、痛等典型急性炎症表现。 - 远视:是指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之后形成焦点,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不能形成清晰的影像,患者主观感觉看远模糊,看近更模糊,需用凸透镜矫正。 - ICL晶体植入:是一种近视矫正手术,是将一种柔软的人工晶体安放在人眼晶体前安全区,无需去除或破坏角膜组织、手术后无需缝合,对高度近视治疗效果较好。 - 晶状体屈光手术: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屈光状态来矫正屈光不正的手术方法,包括晶状体置换术、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