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连第三医院(大连市肿瘤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虽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但其并不具备配眼镜的资质和功能。该医院的眼科和肿瘤科等专业科室的发展并不包括配镜服务。
对于心理问题,我强烈建议寻找心理医生。我曾遇到这样的情况:福州第四医院的心理医生并未达到心理咨询师的标准。心理咨询并非仅通过药物治疗,更多的是通过沟通和心理辅导。很多医院的心理科都是由精神科医生兼任或转任,他们往往会以精神科的观点看待心理障碍,过度依赖药物治疗而忽视心理疏导。实际上,真正的心理障碍更多地需要心理辅导来解决。心理咨询是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好方法,几乎每个人在一生中都需要接受心理咨询。
公众对心理咨询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例如,很多人认为心理咨询只是聊天,或者任何人都能当心理咨询师。实际上,心理咨询利用心理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有社会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有严格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程,帮助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与考核,取得管理部门的许可证才能上岗。
还有人对心理咨询存在其他误解,例如认为自己的心理素质好就不需要心理咨询,或者心理咨询师能看透自己的过去和未来。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心理医生有专业的知识和经过训练的良好观察力,可以判断某些潜意识的心理活动,但无法了解具体的想法或思维细节。对待心理咨询必须有科学的思想。
在我国,心理咨询事业刚起步,还存在许多误区和无奈。例如,很多人认为看心理医生就是精神病,或者收费越贵医生越高明。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健康的心理对个人、民族和都非常重要。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心理咨询,为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头衔众多就等于心理医生水平高超?年龄越大,心理医生的经验就越丰富?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鉴中日友好医院心理专家李子勋的观点来阐述。
在众多评判标准中,以下几个因素是不可靠的:
1. 职称:如教授、主任医师或博士等头衔,虽然代表了某些方面的学识成就,但并不能证明其在心理咨询领域的专业能力。
2. 心理学会理事职务:如协会主席、理事、全国委员等,这些职务繁忙的人可能无法专注于心理咨询的个案工作。
3. 高收费的心理咨询师:高昂的收费并不等同于高水平的服务,某些人过高的自我评价可能源于自我意识过强。
4. 有海外学习背景的心理咨询师:尽管海外学习背景是一个优势,但关键在于学习的内容和真正的能力。有些回国的人可能认为自己对当地情况了解不足,而过度自我夸大。
5. 出书立说的心理咨询师:能写书并不代表咨询水平高,某些由医生撰写的书籍可能存在质量不佳的问题。
6. 年长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是一项需要高度活力和挑战的工作,要求咨询师具备充沛的精力、开放的思想和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一些年长的咨询师可能面临思想僵化的问题,难以共情和理解年轻人的需求。
关于近视眼手术的安全性,虽然这种手术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开展多年,技术安全性大、准确性高,但仍需谨慎对待。手术前的详细检查至关重要,由眼科医生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手术及适合哪种手术。手术后的注意事项也不可忽视,如避免过度用眼、注意眼部卫生等。重要的是,科普内容不能作为疾病治疗的依据,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尽管近视眼手术技术不断进步,但我们仍应谨慎对待。手术可能会对眼睛造成损伤,留下后遗症和并发症,甚至引发感染问题。对于近视眼患者来说,佩戴眼镜、坚持做眼保健操以及及时缓解眼睛疲劳可能是更为稳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