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名称
成立时间/历史沿革
医院性质
科室设置
特色治疗
医生信息
号源情况
其他信息
天津市眼科医院 - 中西医结合眼科
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初;1924年,前身为北洋医科学校法籍教授卢梭望创办的中国华洋防盲会;1949年5月批准并定名为华北防盲医院;1952年2月天津市卫生局接收,4月16日正式改名为天津市立眼科医院;2004年10月新建眼科医院竣工并投入使用
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天津市卫生计生委直属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南开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14个临床科室,4个医技科室;设20个亚专科;建设有天津市眼科研究所、天津市眼库、天津市防盲办公室和天津市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
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眼疾病、眼表疾病(干眼症、角结膜炎等)、葡萄膜炎、巩膜炎、视网膜血管疾病、黄斑疾病、视神经疾病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针灸理疗治疗视神经疾病、视网膜疾病、视网膜血管疾病、后天性眼肌麻痹、眶上神经痛、癔病、干眼症及辐辏功能不全等;中医科运用中药验方治疗眼部病变,开展针灸治疗麻痹性斜视等中医特色理疗
庞雅菊:主任医师;巩鸿霞: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
2024年6 - 7月多日无号,08:30放06月29日号源,是否有号以医院实际排班为准
连续多年蝉联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专科医院排行榜眼科专业第四名;专科整体水平在国内居地位,是分科齐全的眼科医院之一,其中斜视与小儿眼科、白内障、视光学、激光屈光手术等专业处位置;医院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开放床位245张,医院职工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00余人;赵堪兴教授在中国率先组织了以人群为基础的大样本儿童斜视弱视与视力发育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主持完成的《弱视诊断专家共识》研究成果被评选为中国眼科近五年(2009 - 2013)十大研究进展之一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 中医眼科
-
-
-
本着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治疗原则,运用中医基础理论采用辩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运用传统中医特色外治疗法治疗眼疾;应用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根据“冬病夏治”的机理,在天津推广“中药贴敷疗法”治疗眼病的外治方法
-
-
35周年院庆;举办第二届全国眼视光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技能大赛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院眼科
-
-
-
将中医传统理论与现代眼科医疗技术相结合,采用中药调理、针灸等中医方法,配合现代医疗技术治疗慢性眼病如干眼症、视疲劳等
刘颖:女,副主任医师,擅长治疗眼底病、麻痹性斜视、青光眼、外眼病、针灸治疗各种眼病,出诊时间为2025 - 02 - 28(周五)上午和下午;马惠君:男,副主任医师,从医时间28年,擅长治疗色素膜炎、青光眼、眼底病、麻痹性斜视、针灸治疗眼病
-
-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
-
-
-
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既采用西医的先进手术和药物治疗方法,又结合中医的调理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服务
-
-
-
天津麦迪格眼科医院
-
集医疗、教育、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眼科医院
-
在眼科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处于地位,在近视矫正技术方面不断探索创新,为患者提供多种有效的近视矫正方案
-
-
-
天津滨海塘大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成立于2021 - 11 - 22
由津京专业人士投资经营的专科医院
-
以中医推拿治疗为主;购置高端眼科医疗设备,由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用舒适的环境、优质的服务、的设备,为患者眼部健康保驾护航
-
-
法定代表人:李欣阳;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状态:存续;工作地址:天津滨海新区上海道2201号1层
天津市天津医院眼科
-
依托天津医院的综合医疗资源
-
在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眼外伤、眼部骨骼相关疾病等方面的治疗技术备受认可
-
-
-
天津市泰达医院 - 眼科
-
-
中医推拿科(滨海新区“青年文明号”,现有中医、针灸、推拿、康复等专业技术人员12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医(技)师8名);眼科
中医推拿科主要运用推拿、针灸等传统中医疗法结合现代理疗设备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及小儿常见病的预防保健,尤其对颈肩腰腿痛、脊柱关节失稳、中风后遗症等多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疾病有良好的效果;眼科开展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如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及视网膜等眼底病、角膜病、眼外伤、泪器病、斜视和弱视、眼部肿瘤等疾病诊治
-
-
-
备注: 1. 各医院的号源情况会随时间动态变化,实际就诊时需以医院新排班和放号信息为准。 2. 文中涉及的部分医院信息可能未在文章中完整提及,表格呈现的内容基于现有资料。 3. 对于医生的出诊时间,仅列举了文章中明确提到的信息,具体出诊安排可能会有调整。
术语解释: 1. 辩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然后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2.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采用同一方法治疗的法则。 3.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4. 亚专科:是在专科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的专业领域,专注于某一类疾病或某一特定的治疗方法,以提供更专业、更精准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