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详情
基本信息
现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是卫生健康委属委管的眼科专科医院,1995年成为中国三甲眼科医院。坐落在广州,是中山大学附属单位之一,是广州市医保和新农合定点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中山大学教学医院。
历史沿革
1953年,由岭南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光华医学院的眼科组成中山医学院眼科教研室;1965年,移至现址正式建成眼科医院,当时住院床位122张,七十年代扩至210张,现有317张;1983年,经卫生部批准,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厅级建制;1985年,更名;1997年,中山医科大学眼科视光学系挂牌成立,成为所、院、办、系四位一体的眼科中心;2001年10月,中山医科大学与中山大学合并,更名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院区情况
中心区庄院区占地面积8,9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0多平方米;珠江新城院区占地面积1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2000多平方米。
科室设置
下设眼科医院、眼科研究所、防盲治盲办公室和眼科视光学系。眼科设置白内障科、青光眼科、角膜病科、眼底病科、眼眶病与眼肿瘤科、眼整形与泪道科、眼科急症与眼外伤科、斜视与弱视科、近视眼激光治疗科、眼免疫与葡萄膜炎科、屈光与青少年近视防控科、小儿眼病与眼遗传病科、特需医疗科等临床亚专科。还设有19个专科门诊,如角膜病、青光眼、白内障等专科门诊。
专家介绍
以叶慧菁副主任医师为例,擅长眼眶病和眼肿瘤的诊治,尤其是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肿瘤、眼眶炎症、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眼睑和角结膜良恶性肿瘤等眼眶病眼肿瘤的手术、微创治疗、内镜辅助微创治疗及综合治疗。中心现有博士生导师71人,硕士生导师54人,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3人。
医疗服务
历经近60年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国内、知名的眼科中心,是我国的眼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近年来,门诊量逾113万人次,手术量7.8万多例,平均住院日1.5天。在角膜病与眼表疾病、白内障、青光眼和视网膜玻璃体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激光近视眼矫正手术、角膜形态学、葡萄膜视网膜炎发病机制系列研究等领域居国内地位,部分领域达先进水平。
教育教学
眼科学学科是我国重点学科,是我国可招收眼科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早的单位之一,是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和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08年成为全国专科医师准入试点工作的试点医院,且是入选的眼科专科医院;有广东省精品课程1门。现有在校学生22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23人,硕士研究生104人,8年制学生11人。眼科医师教育培训基地举办继教班10余场次,培训学员上千人次,培训进修生过百人,推动西部眼科医生培训计划项目,对新疆、云南、贵州基层眼科医生进行规范化培训。
科学研究
1982年,成立了中山医学院眼科研究所,是我国个设在高等医学院校的眼科研究所。1991年,成立了卫生部眼科学实验室。
获得荣誉
1989年,眼科学被教委审核批准为全国眼科学重点学科点;1990年,卫生部批准成立卫生部眼科学实验室;1995年,眼科医院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选,成为国内眼科三级甲等医院,被广东省委、省政府评为广东省文明单位;1997年,中山医科大学创办的眼科视光学系设在中山眼科中心;1998年,眼科医院被广东省卫生厅评为“百家文明医院”;2000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和广东省“白求恩式先进集体”;2001年,经教育部、广东省科技厅和教育厅批准成立相应的眼科重点实验室,科技部-广东省科技厅共建眼科实验室,被评为“广东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2003年,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先进集体”;2004年,部省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东省眼科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被评为。还先后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广东省文明窗口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十一年位列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眼科,连续七届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
预约信息
提供多种预约方式,患者可通过医院的官方网站、电话或者直接到医院的预约窗口进行预约。预约时需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和病情描述,预约成功后,医院会通过短信或电话通知患者具体的就诊时间和注意事项。联系电话主要是座机,具有服务稳定、不受环境影响、通话质量稳定、安全、不易受外部干扰等优点。
地址
广州市先烈南路54号(近区庄立交桥东南侧)。其验光配镜中心地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东山区先烈南路54号,电话为020 - 84262406、87330365。
备注:文中涉及到的一些时间节点和事件发展是该眼科中心逐步发展和演变的重要历程,反映了其在不同阶段的建设成果和影响力提升。在医疗服务方面,门诊量、手术量和平均住院日等数据体现了该中心的业务繁忙程度和医疗效率。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部分的内容展示了该中心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方面的实力和贡献。
术语解释: - 三甲眼科医院:是我国对医院等级划分中的高等级眼科医院,代表着在眼科医疗服务、管理水平、技术能力等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标准。 - 临床重点专科:是为推动医院专科建设和发展而确定的重点专科项目,意味着该专科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和影响力。 - 重点学科:是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处于骨干和引领地位。 - 继续医学教育基地:是经卫生健康委认定,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机构,承担着为在职卫生技术人员提供继续医学教育的任务,以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 -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对即将成为临床医师的医学生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场所,通过系统的培训,使住院医师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从事某一专业临床工作的基本要求。 - 部省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是由相关部门和省级政府共同建设的,旨在培育和发展重点实验室的基地,为提升地方科研实力和解决区域重大科技问题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