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设备名称
用途
组成
环境要求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维护与保养
检查设备
综合验光仪
主观检查眼屈光不正的度数
综合升降台、视力检查仪(辅助镜片旋钮、散光镜片旋钮、球镜镜片旋钮)、投影仪
正常室温干燥的半暗室
1. 球镜:将辅助镜片旋钮旋到,散光镜片旋钮旋到,转动球镜度数盘从到以变化,红色代表近视,黑色代表远视。2. 柱镜:转动柱镜旋钮从到以间距变化,因仪器设置是雾视原理,所以只有负散光,散光轴可以从柱镜轴位钮得到。3. 辅助镜片: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意思。测量前:联好电源,屏幕显示正常;病人坐在仪器前,升降台高低适合座高,头部在颚托上,前额贴住,眼角与眼高对齐。病人定位(自动模式):按下操纵杆,横线在屏幕显示,用手柄调整仪器对准病人眼睛,定位在屏幕中心,前后调动焦点清晰度,横线变成实焦线,仪器自动完成
-
-
裂隙灯显微镜
观察眼前节和眼后节的细微病变,如角膜、结膜、虹膜、晶状体等
-
-
操作前:检查设备型号、规格和性能,准备试剂、棉签、消毒液等物品,对设备消毒,询问患者病史、过敏史等。调整设备参数和位置。进行检查,记录结果。遇异常情况停止检查并处理。使用时:患者坐在裂隙灯前,医生调整角度和宽度,通过显微镜观察
使用前需调整设备参数,确保光源和显微镜的清晰度;使用时避免强光直射患者眼睛
使用专用清洁剂和工具清洁,消毒处理,检查性能指标,制定并执行定期维护和保养计划
全自动电脑视野计
-
-
-
使用前:检查电源线及各连线,有损坏及时更换。基本操作:接通电源,打开电源、主机和打印机;主机自检完,选择“患者信息”里的“登记患者”,输入信息及屈光情况,选测试镜头、模式和眼睛;调整病人位置,用眼罩遮盖不测试的眼睛,解释测试过程;关闭室内灯光测试;测试完存盘,测另一只眼后打印;使用完按步骤退出,恢复初始位置,关闭电源
正确指导被检查者,检查前给予详细说明并作示范训练
-
眼科标准化A/B型超声波
眼科临床诊断
-
-
-
-
-
眼科激光治疗仪
用于多种眼科疾病的治疗,如青光眼、视网膜病变、角膜炎等,具有消炎、止痛、促进组织修复等作用
-
-
-
按设备操作流程进行(文档未详细提及具体操作步骤)
预防并发症(文档未详细提及具体预防措施)
按设备维护与保养要求进行(文档未详细提及具体要求)
手术设备
手术显微镜、激光设备、眼科手术台、监护仪、无影灯、超声设备及手术器械等
用于眼科手术,提高手术效率和精度,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术后恢复
-
-
操作前:检查仪器是否完好无损,配件是否齐全;全面消毒;根据手术调整参数和设置;确保电源连接稳定。操作中:严格按手术流程和规范操作,轻柔准确使用仪器,观察患者反应和眼部情况,注意仪器使用时间和状态
-
操作后:彻底清洁和消毒,放置在干燥、通风、无尘处;检查损坏或磨损情况,及时维修或更换;定期保养和校准
废水处理设备
处理眼科医院医疗废水
格栅、调节池、沉砂池、沉淀池等
-
常规预处理工艺流程:1. 污水—格栅—调节池—进入二级处理。2. 污水—格栅—沉砂池—沉淀池—进入二级处理。3. 污水—格栅—沉砂池—混凝沉淀池—进入二级处理
-
-
手术类型
适应症
手术器械
手术设备
手术流程与操作规范
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手术、角膜移植手术、视网膜手术等
视力下降、眼部疼痛、眼部炎症等症状,需经专业医生评估确定
手术刀、剪刀、镊子、持针器等(需严格消毒和灭菌处理)
显微镜、手术灯、激光设备等高精度医疗设备
手术前:全面眼部检查,评估病情和手术风险,制定手术计划。手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根据手术类型采取相应步骤和技巧。手术后:详细术后观察和护理,定期换药、复查
设备名称
型号
制定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生效日期
颁发日期
修订登记情况
审查登记情况
综合验光仪
Topcon ACPTEM
-
-
-
-
-
编号、页码、修订内容、修订依据、签名/日期等未详细给出
审查日期、签名、修订依据、签名/日期等未详细给出
术语解释:
- 雾视原理:在验光过程中,通过给被检眼增加一定度数的凸透镜,使眼睛处于一种人为的近视状态,从而放松眼睛的调节,以便更准确地测量眼睛的屈光度数。
- 综合验光仪SOP:即综合验光仪的标准操作规程,是为了保证综合验光仪的正确使用和验光结果的准确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步骤。
- 屈光不正: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成像,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
- 柱镜:用于矫正散光的镜片,散光患者的眼球在不同方向上的屈光力不同,柱镜可以补偿这种差异。
- 球镜:用于矫正近视或远视的镜片,其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 辅助镜片:在验光过程中,用于辅助测量和调整视力的镜片,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功能。
- 无菌操作规范:在医疗操作中,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保证手术和治疗的安全性,所遵循的一系列严格的操作规则,包括消毒、隔离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