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名称 | 门急诊患者核酸要求 | 住院患者及陪护核酸要求 | 核酸检测预约方式 | 核酸检测采样方式 | 核酸检测报告领取方式 | 其他注意事项 |
---|---|---|---|---|---|---|
深圳市眼科医院(早期规定) | 所有进入医院区域内的各类人员(危急重症等情况除外),必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包括门急诊就诊人员 | 新住院患者及陪护必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危急重症等情况除外) | 可通过医院官网或电话进行预约,也可到医院前台进行现场预约,预约时需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并选择核酸检测的时间和方式 | 通常为鼻咽拭子和口腔拭子两种方式之一 | 检测者可以到医院前台领取检测报告,也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获取报告,检测结果通常在2 - 3天内出来 | 1. 预约时需提供真实有效个人信息,按时前往检测,取消预约应提前通知医院;2. 检测时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遵守工作人员指导,避免咳嗽、打喷嚏,采样时闭眼闭口;3. 领取报告时出示有效证件;4. 现场支付挂号费50元,关注公众号可预约门诊,预约后在自助机交挂号费获取挂号单;5. 可提前预约检查,有需要可购买墨镜;6. 进入医院扫描“场所码”,查验实时健康码、行程码、体温、口罩佩戴情况,填写健康声明卡,保持社交距离 |
深圳市眼科医院(2022年4月6日规定) | 来自深圳市以外的就诊患者及陪同人员须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本市的就诊患者及陪同人员持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就诊;入口处扫场所码、查验行程码及填报健康申报卡 | 来自深圳市以外的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须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本市的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持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办理入院及陪护手续 | 未提及 | 未提及 | 未提及 | 措施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并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动态调整 |
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2022年01月10日规定) | 预约看诊市民需持健康码绿码 + 行程码(未到过中高风险区域)+ 72小时内新冠核酸阴性结果方可进入医院就诊 | 所有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需持健康码绿码 + 行程码(未到过中高风险区域)+ 72小时核酸结果阴性办理入院 | 未提及 | 未提及 | 未提及 | 1. 医院为眼科专科医院,未设发热门诊,发热或有新冠其他九大症状者须到其他医院发热门诊就诊;2. 随着疫情变化和防控要求,会及时调整就诊安排并通知 |
适用范围 | 核酸要求 | 其他检查要求 | 特殊情况处理 |
---|---|---|---|
深圳多家医院普通情况(综合) | 1. 多数情况所有进入医院区域内的各类人员(危急重症等情况除外),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2. 口腔科、眼科门诊、耳鼻咽喉科门诊等重点科室看诊患者(包括初诊、复诊),需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3. 部分医院本市门急诊患者及陪同人员持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市外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本市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持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市外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 | 1. 入口处扫场所码、查验行程码及填报健康申报卡;2. 接受预检分诊,出示当日健康码及测温;3. 落实“三必查一询问”,即必查健康码和行程码、体温、口罩佩戴情况,如实告知并填写流行病学调查 | 1. 危急重症患者就诊同时需进行核酸检测;2. 有新冠流行病学史者(21天内有境外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需到发热门诊就诊;3. 除急重症外,暂不接诊处于“14 + 7”隔离期间的患者 |
深圳各医院呼吸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内镜室等科室 | 患者需同步核酸采样;如有采样禁忌症的,医生应在门诊病历记录;患者就诊结束后无需等待核酸检测结果 | 查48小时核酸阴性检测结果或采样记录、体温、口罩、健康申报卡,询问流行病学史 | 无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的,查看当天采样时间 |
深圳各医院急诊 | 急诊患者就诊时需同步核酸采样(急救患者应先抢救后采样);如有采样禁忌症的,医生应在急诊病历记录;患者就诊结束后无需等待核酸检测结果 | 未提及 | 未提及 |
深圳各医院发热门诊 | 核酸结果出来前不准离开 | 严格按照、省的规定执行,出入口配有保安人员 | 对于擅自离开或不听从劝阻的患者,要立即报告医院安保部门处理,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 |
场所 | 核酸要求 | 其他防控要求 |
---|---|---|
深圳全市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和港口 | 对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来深返深人员开展落地核酸检测 | 对所有来深返深人员落实三个“100”,即100测温、100查验健康码、100佩戴口罩 |
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来深返深人员入住酒店 | 需查验健康码,并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无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的,立即安排1次核酸检测 | 未提及 |
术语解释:
1. 核酸检测:通过查找患者的呼吸道标本、血液或粪便中是否存在外来入侵的病毒的核酸,来确定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因此一旦检测为核酸“阳性”,即可证明患者体内有病毒存在。
2. 行程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它可以显示用户过去14天内到过的所有地市信息,可辅助判断人员是否到过中高风险地区。
3. 健康码:基于个人健康数据形成的二维码,一般有绿码、黄码、红码三种,绿码表示相对安全,黄码和红码可能存在一定风险。
4. “14 + 7”隔离:通常指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7天居家健康监测。
5. 预检分诊:是医疗服务的站,通过初步检查和询问,对患者进行分类,引导患者到相应科室就诊,同时可以早期发现传染病患者,采取相应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6. “三必查一询问”:必查健康码和行程码、体温、口罩佩戴情况,如实询问并填写流行病学调查,有助于医院快速筛查出可能存在风险的人员。
7. 流行病学史:指患者过去的活动范围、接触人群等信息,如是否到过中高风险地区、是否接触过确诊患者等,对于判断疾病传播和防控有重要意义。
8. 发热门诊:专门用于接诊发热患者的门诊,有严格的防控流程和措施,以防止传染病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