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与同事们交流时,我分享了自己关于近视眼手术的经历和看法。我深知,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我的经历仅供大家参考。我的双眼近视大约600度,还伴有一定程度的散光。因为长期戴眼镜或隐形眼镜带来的不便,我决定通过手术来改善视力。
我戴隐形眼镜已有多年,期间特别注意用眼卫生,但仍然会遇到眼睛发炎、干涩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在2017年选择了ICL晶体植入手术。至今已过去两年多,我的裸眼视力维持在1.0到1.2之间,效果令我满意。
在考虑手术时,我也曾对比过激光手术与ICL晶体植入术。虽然两者都是有效的矫正方法,但各有其特点。激光手术可以说是通过“做减法”来改变眼球的结构,而ICL晶体植入则是通过“做加法”在眼球内植入晶体。这两种手术方式在价格、原理、可逆性以及后遗症方面都有所不同。
激光手术适合角膜较厚、近视度数较低的人群。而ICL晶体植入术则更适合那些因近视度数过高或角膜过薄而无法进行激光手术的人。我之所以选择ICL手术,除了因为我戴隐形眼镜多年外,还因为它具有“可逆性”,将来若有问题或需要变化,可以方便地调整或取出晶体。
手术前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测量,以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ICL手术的难度在于测量眼球内部的空间大小,选择合适的晶体尺寸。这一过程需要医生通过多种仪器反复测量和确认,以保障手术的成功。
手术后,我个人的恢复情况还算顺利,但也有一些如光圈等术后反应。对于这些反应,医生给出了专业的解释和建议,我也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和用眼习惯来逐渐适应和改善。
说明一下,ICL晶状体是由瑞士某公司生产的,并且进行手术的医生需要经过该公司的培训和资格认证。手术前,可以在公司官网上查询自己的手术医生是否在名单之中。个人参数需要测量后发送给公司,等待大约一周时间,专属晶状体才会送达医院。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前一周应避免佩戴隐形眼镜。一旦晶状体到货,医院会通知患者前来再次检查,医生会根据情况决定使用更大尺寸的晶状体。
值得一提的是,ICL手术需要住院,这是因为在眼球内部尺寸的测量不够的情况下无法避免。手术分为两天进行,天是左眼手术,观察一天确认无误后再进行右眼手术。手术过程中会使用眼药水和生理盐水对眼睛进行冲洗和消毒。病人被安排坐在手术室外面等待时,会被撑开眼皮接受滴麻药操作。随着药效发作,医生会在角膜侧面开口并将预先卷好的晶状体嵌入眼中,并在里面撑开并调整位置。整个过程只需几分钟时间,但眼睛的不适感会让人感觉时间漫长。医生在完成手术后会让患者暂时成为独眼龙并离开手术室自行回家。
《关于散瞳验光的重要性解析》
在眼科检查中,散瞳验光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技术。它通过使用特定的药物使眼睛的睫状肌完全放松,从而达到失去调节作用的状态,以便进行准确的验光。这一过程被称为散瞳。对于青少年近视患者而言,散瞳验光尤为关键。
青少年的眼睛调节力相对较强,如果在验光时不进行散瞳处理,睫状肌的调节作用可能会导致晶状体变凸,使得眼睛的屈光力增强。这会影响对青少年近视类型的准确判断,特别是区分不开调节性近视(即假性近视)和真正的近视成分。为了确保验光结果的准确性,青少年近视患者在进行验光时必须进行散瞳处理。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青少年的视力状况,为制定针对性的治疗策略提供可靠的依据。散瞳验光对于青少年近视患者来说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