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近视人数多的之一。近视眼在全球范围内都相当普遍,而我国的情况尤为严重。据统计,全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其中青少年约为2.7亿。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3,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2的1.5倍。全球排名中,我们的发病率仅次于日本,占世界第二位,每年新增近视眼约为6。
学生群体的近视问题尤为突出,其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人数居世界之首。近视发病率在青少年中高达50至60。详细来说,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28,初中生为60,高中生则攀升至85,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在探讨近视眼的原因时,我们发现其形成原因相当复杂,主要包括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两大因素。虽然遗传因素占20,但环境因素占比更高,达到80。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双方若有一方为高度近视,子女遗传率为56,若双方都为高度近视,则遗传率更高,达到100。环境因素是可以通过改善用眼环境和注意养成良好用眼习惯来预防的。
为避免近视,我们提倡从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护理。具体来说,减少孩子负担、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增加室外运动和注意眼睛保健是主要的预防手段。
全球人口数量多的城市中,日本东京位居,人口数量约为3530万人。全球十大人口多的中,中国排名,人口约为12.668亿。其他人口大国的排名依次为印度、美国、印尼等。
关于全球近视人口的数量,据估计近视眼影响了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在美国的成人中,有15~25的人患有近视眼。而全球范围内,患近视眼的人可能超过50。尤其在一些地区,如亚洲,近视眼的发生率远高于欧美。具体到我国,有资料表明,中国和日本近视眼发生率超过70,甚至在一些大学生群体中,患病率超过90。
除了上述总体数据,还有一些具体的群体调查结果。例如,在我国台湾地区的一项针对学龄儿童的近视普查中发现,近视眼发病率超过70。另一项针对香港学生的研究也显示出较高的近视率,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中的近视率更是居高不下。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新加坡华人群体中。这些地区的饮食习惯和文化背景与我国相似,因此这些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据统计,我国现有盲人超过500万,低视力人群更是接近千万。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视力问题的患病率居高不下。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数据显示,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22.8,中学生患病率上升至55.2,高中生更是高达70.3。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多人近视呢?仅仅是不良的用眼习惯吗?近视是否与年龄有关呢?
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防控近视,关爱孩子眼健康”。据卫健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我国近视人数已经超过了4.5亿,并且呈现出年龄早、发展快、程度深的趋势。令人忧虑的是,小学生的近视发病率已经接近30,而大学生的近视率更是高达90。
为了应对这一严峻的视力问题,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织专家编写了《近视防治指南》、《弱视诊治指南》和《斜视诊治指南》。这些指南旨在提升医疗机构和眼科医生的服务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用眼意识,重视视力健康。
卫健委、教育部和体育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学校坚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制度,切实减轻学业负担,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定期开展视力监测,传播科学矫治屈光不正的知识。因为近距离用眼被认为是影响近视发生发展的首要危险因素。
随着电子产品日益普及,青少年阶段作为屈光状态发育的关键期,也面临着学习压力与电子产品使用的双重挑战。青少年往往对电子产品的自控能力较差,因此应该尽量减少持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也是防控近视的有效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