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确实能够有效治疗近视,但必须是由真正的中医针灸师进行,并且结合科学的用眼卫生。适应人群主要是8至16岁的青少年,短期内视力有所下降的患者。治疗过程通常每个疗程10次,每次约30分钟。根据个体情况,可能需要1至3个疗程或更长时间。
当针灸配合艾灸、耳穴埋豆等治疗方法时,对假性近视的效果尤为显著。根据北京同仁医院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的观察统计,总有效率达到了76.5。由于个体差异,如体质、饮食、营养等对针灸的敏感程度和用眼卫生情况,有些患者的视力改善可能不明显。当感到眼睛疲劳时,建议进行一段时间的针灸治疗。
市场上销售的各类治疗近视的药具、眼药水、按摩仪等,只对假性近视有暂时性的作用。近视主要是由于眼轴过长引起的,目前好的矫正方法是佩戴框架眼镜。而治疗近视的有效方法则是手术,但需要成年后且近视度数稳定方可进行。
中医理论认为,近视除了眼局部的屈光不正等因素,还与体质有关。如劳心伤神、久病过劳等可能导致心阳耗损、阳气不能上达、目络瘀阻不畅。治疗近视不仅要重视局部因素,还要兼顾全身调理。针灸治疗近视主要选取眼周局部的穴位和四肢的穴位,通过刺激这些穴位,起到疏经活络、行气活血、补益肝肾之阴血、振奋阳气的作用,从而改善视力。
患近视的学生在接受针灸治疗时,需要注意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宜过长,要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积极参加室外活动,多看绿色植物。要平衡饮食,特别注意补充维生素B1,少吃甜食,以免糖代谢过多消耗维生素B1。还应多吃谷类、豆类、水果、蔬菜及动物肝脏等食品。
值得注意的是,针灸穴位主要治疗假性近视,即调节痉挛性近视,对真正的近视治疗基本无效。近视矫正仍需要通过戴眼镜等方法来实际矫正,针灸和其他物理疗法只能起到辅助治疗和舒缓视疲劳的作用。针对假性近视的主要针灸穴位包括风池、四白、正光、睛明、承泣、内关、大椎等,建议寻找有经验的中医咨询,好不要自行尝试。
假性近视本质上不是近视,可能是正视或轻度远视,但临床表现如近视。它实际上是一种调节功能痉挛的状态。眼睛看近处时,必须调节才能看清,看得越近,需要的调节越大。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及时纠正,终会转化为近视。针灸和其他物理治疗方法的目标是使眼睛外部的眼外肌和眼内的睫状肌放松,解除调节痉挛状态,使肌肉得到放松。
为了排除假性近视,可以通过医院散瞳验光或雾视法来确认。在假性近视的情况下不宜验光,否则光度会偏高,导致近视过矫。近视是眼睛看不清远物却看清近物的症状,通常是由于平时用眼不卫生导致的。对于近视的改善,针灸治疗效果有限,建议进行激光手术治疗恢复视力,避免继续佩戴眼镜。
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通过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等熏烤人体的穴位,达到保健治病的目的。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与针疗有相近的作用机理,通常针、灸并用。在艾灸治疗中,可以使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近视是以看近物清晰、视远物模糊为主要特征的眼病,是眼科屈光不正疾病之一。此病多发于青少年,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生与遗传、发育、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包括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视物疲劳等。常见发病原因包括遗传、长时间用眼、用眼距离过近、照明光线过强或过弱等。针对具体的近视分型,可以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艾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