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概况 | 详情 |
---|---|
成立历程 | 解放前为太行区党委卫生所,1949 年太原解放时随军入并,后多次更名,依次为山西省机关卫生所、山西省级机关干部疗养院、山西省机关公费医疗院、山西省太原市府东街医院、山西省工农兵医院,1978 年在此基础上创建山西省眼科医院 |
医院性质 | 公立医院 + 附属医院(三甲),是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和防盲为一体的三甲眼科医院,同时为山西省眼科研究所、紧急救援网络医院、奥比斯眼科飞机医院地面培训中心、全国临床重点建设项目单位 |
人员规模 | 501 - 2000 人 |
科室设置 | 泪道病科、眼眶病与眼肿瘤科、白内障病科、青光眼病科、眼底病科、角膜病科、玻璃体视网膜病科、整形科、斜视与小儿眼科、内科(眼与全身病科)、准分子激光治疗科、中医眼科、急诊科、病理科、门诊手术室、手术室、检验科、综合检查科等 |
所获荣誉 | 2012 年获准为“全国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和“山西省重点专科”;连续 24 年获得“省直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院办副主任、质控运营办负责人、微生物实验室负责人董魁获得“敬业奉献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
学术交流 | 详情 |
交流会情况 | 2024 年 11 月 6 日成功举办 2024 年度眼科微生物菌落研究学术交流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建国院士,西班牙微生物学专家 Ramon 教授,南开大学黄森忠教授等专家团队一行 12 人莅临指导,院长李俊红教授发表欢迎词 |
讲座内容 | Ramon 教授做了以《Basic concepts in prokaryote taxonomy in the genomic era 》(基因组时代原核生物分类学)的学术讲座 |
角膜移植成果 | 详情 |
医院情况 | 山西爱尔眼科医院角膜专科成立于 2022 年底,不到两年时间,角膜移植手术创造了“不用等待”的记录 |
救助成果 | 两年间,已使 200 多名角膜病患者走出黑暗,重获光明 |
角膜来源 | 患者移植的角膜来自于已故爱心人士的捐献。角膜病是仅次于白内障的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80的患者可通过移植角膜脱盲,但供体有限,全球平均每 70 名患者中只有 1 人能得到角膜移植,我国每年仅能完成约 1 万台角膜移植手术 |
招聘信息 | 详情 |
招聘人数 | 5 人 |
报名时间 | 2024 年 4 月 15 日 - 4 月 17 日(上午 8:00 - 11:30;下午 14:30 - 17:30) |
报名地点 | 山西省太原市府东街 100 号山西省眼科医院行政楼 6 楼人事科 |
招聘职位 | 眼科医师、护理、实验室、质控办 |
招聘性质 | 全职,社招 |
学历要求 | 硕士起 |
亮点 | 现场报名 |
具体职位要求 | 护理:35 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护理、护理学专业,具有护士执业证,工作地点太原市;实验室:35 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工作地点太原市;质控办:35 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会计相关专业;另招录实验室职位 2 人,专业要求免疫学,18 周岁及以上、35 周岁及以下(博士研究生年龄可放宽到 18 周岁及以上、40 周岁及以下),性别要求不限,服务基层项目不限 |
科研成果 | 详情 |
研究基地 | 山西省眼科微生物研究基地在“136 兴医工程”推动下,由山西省眼科医院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联合建立,双方联合建立“传染病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 - 眼科微生物研究基地”,合作开展健康眼微生物群落及疾病相关性研究 |
新种发现 | 5 月 3 日,山西省眼科医院微生物研究基地传出喜讯,由该院孙斌教授团队与中国疾控中心徐建国院士团队近期在健康人眼表培养组学研究中,分离发现 2 株副球菌疑似新种,通过深入的基因组分析和一系列生理生化特征研究,鉴定该菌种属于之前未被发现的一个新的副球菌新菌,命名为“山西眼科副球菌”。健康人眼表菌群研究采用宏分类学和培养组学方法揭示了健康人眼表存在多样化的菌群定植,突破了以往眼部微生物菌群研究局限在“属”的分类学水平,实现了“种”水平的分类学特征研究 |
其他信息 | 详情 |
眼科学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 2021 年 12 月由山西省科技厅批准建设,依托山西省眼科医院雄厚的医疗实力,围绕疑难重大眼病,开展应用基础、转化和临床研究,致力于提高人类视觉健康水平,由眼科基础研究平台、眼科临床研究平台和眼科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构成 |
急性呼吸衰竭治疗 | 医院在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等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先进的治疗技术,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全面的健康教育。急性呼吸衰竭简称急性呼衰,是指由于各种快速发生的原因,例如气道梗阻、肺实质改变、肺血管疾病、胸膜胸廓病变等,在数秒或数小时内迅速发生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造成无法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出现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呼吸衰竭多突然发生,现场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及增加通气量,以达到缓解严重缺氧、减轻二氧化碳潴留的作用,具体操作为给予口鼻面罩或经紧急气管插管后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 |
术语解释:
1. GCP:是 Clinical Practice 的缩写,意思是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即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查、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其宗旨是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并保障其安全,保证药物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
2. 宏分类学:是一种对生物群落进行分类和分析的方法,通常基于大规模的基因组数据来研究生物的分类和进化关系。
3. 培养组学:是一种通过培养微生物来研究微生物群落的方法,旨在分离和鉴定更多的微生物种类,以深入了解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