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近视眼患者数量激增,其中亿计的人们选择通过角膜激光手术来矫正视力。此手术方法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争议,我国也出现了大量相关讨论。
据报道,角膜激光手术包括多种方式,如准分子激光手术等。准分子激光手术有几种不同的术式,包括PRK、LASIK和LASEK等。其中,为主流的手术方式为LASIK手术。而不同的手术方式因其各自的特性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应用,其中也不乏新的技术和改良的术式在提出并得到应用。
虽然眼科专家普遍认为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安全性相较于过去已有显著提升,但任何手术都存在风险。尤其是眼部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不容忽视。包括但不限于过度矫正、矫正不足、角膜感染、视力下降等。术后需严格用药并遵循医生的复查建议,确保术后恢复。严格的手术消毒制度和患者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避免术后感染的重要措施。
从安全和实用的角度出发,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目前矫正近视的方法仍然是佩戴框架眼镜。对于那些希望摆脱眼镜束缚的患者来说,激光手术成为了一种选择。在决定是否进行此类手术时,患者应充分了解各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及可能的风险,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术后用药和复查。
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眼激光手术的成本较高,需要考虑其经济效益与风险。在决定是否接受此类手术时,患者应进行全面的咨询和评估,包括了解手术的长期效果、可能的风险以及替代方案等。医生也应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解释和指导,确保患者在充分了解并自愿选择的情况下接受手术。
近视眼激光手术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涉及医学、安全、经济等多个方面。患者应充分了解相关信息,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做出明智的选择。医生也应尽责尽责,为患者提供全面、准确的指导。近年来,我国在激光治疗近视眼领域发展迅猛,但大众心理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是神化手术效果,二是完全否定近视激光手术。事实上,对于低中度近视而言,激光手术效果确实、稳定而且可靠。对于高度数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激光手术并不能根治近视的病理过程。
一部分15年前做过手术的患者如今确实需要“返工”,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做过手术的患者都需要。原因是过去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与现在的PRK、LASIK等相比,其安全性较差,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近视眼患者都可以使用RK手术。
眼科医生的处理能力已明显提高,所以近几年开展的手术“返工”情况应该越来越少。目前近视眼激光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大大提高,但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患者在选择手术以前应慎重考虑,权衡利弊,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医生。
关于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1983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Stephen医师将其试用于屈光手术。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FDA开始PRK的临床试验,而1995年和1999年分别批准了PRK手术和LASIK手术。我国于1992年引进准分子激光开展PRK,随后开展LASIK。
准分子激光手术具有损伤小、度高、可性强、并发症少、适应症广等优点。通过切削中央区角膜组织使之变平,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还能矫正远视和散光。准分子激光手术也只是一种近视眼矫正方式,并不能改变近视的病理过程根治近视。
近视手术的费用取决于手术方式,一般普通的近视手术费用在6000元左右,而半飞秒激光手术和全飞秒激光手术的费用则分别为15000元和25000元。具体采取哪种手术方式需要根据手术前需要做相关检查来确定。
准分子激光矫正近视的禁忌症包括有眼部活动性炎症、圆锥角膜、青光眼、干眼症等疾患,以及患有糖尿病、艾滋病、胶原病等疾病的患者。重度弱视和精神病患者也不适合进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