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岛眼科医院概况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成立于1991年,在眼科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临床重点专科、重点学科联合建设单位、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分中心。医院在科研成果方面成绩斐然,曾3次荣获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高奖,2次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7次荣获山东省科技类一等奖。
在科研项目方面,医院围绕感染性眼病、糖尿病眼病、与组织工程角膜等研究方向积极探索。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0余篇,先后承担高技术研究发展规划(863计划)、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科研项目290余项,经费达8000余万元。而且,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5项成果得到转让转化。目前,医院已成为集科研、教学、医疗、防盲和视光产业于一体的国内知名眼科专业机构。
在人才建设方面,医院形成了一支以院士,“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泰山学者”特聘和青年专家为骨干的眼科学创新团队。
二、眼科医院的科室设置与整体实力
青岛眼科医院眼科在2012年7月被原卫生部确定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18年通过评估。目前是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重点学科联合建设单位、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分中心、山东省重点专病专科医院(眼科)、山东省临床医学中心(眼科)。
眼科设有角膜病科、白内障科、眼底病科、青光眼科、角膜屈光科、眼视光和角膜接触镜科、斜视与小儿眼科、眼眶病与眼整形科等亚专科。医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05名,其中高级职称45人,知名专家9人。实际开放床位180张,年门(急)诊量超过40万人次,完成各类手术3万余台。在全国范围内,其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暨2018 - 2025年五年总科技量值位列全国第9位、山东省,这充分体现了医院整体的强大实力。
三、五大医生及技术
- 谢立信院士——角膜病与白内障领域的先驱者
- 谢立信院士是我国眼科学专家,角膜病专业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微创手术开拓者,中国眼库建设主要创始人之一,“眼科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他主要从事眼科角膜病、白内障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在他的带领下,青岛眼科医院针对于眼部疾病的各种技术和手术均国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医院就率先开展激光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早期发现青光眼的研究。并且六年前,医院就已经引进先进的青光眼微创手术,目前已经开展上百例。
- 张秀兰教授——青光眼手术专家
- 国内知名眼科专家张秀兰教授有着独特的青光眼手术技术。齐娟只需要一个角膜小切口入手,操作不到两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台中晚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方便快捷且恢复快,并发症少。这一技术体现了张秀兰教授在青光眼手术领域的高超技艺。并且,张秀兰教授团队积极参与临床研究和“超”微创手术推广中国行活动,通过与其他团队的互动交流,共同探讨眼科技术前沿。
- 吴晓明主任医师——白内障手术领域的能手
- 在白内障治疗方面,吴晓明主任医师有着丰富的经验。例如在面对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患者时,他能做出精准的判断。像年近八旬的张老先生,患有近视并发白内障,对术后视力要求较高。吴晓明主任医师经过全面的检查与评估,建议其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通过“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让张老先生重获清晰视界。整个手术过程且几乎无痛,仅用时十几分钟手术便顺利完成,术后第二天张老先生就能够轻松阅读手机上的消息。
- 高华所长——推动眼科研究发展的(推测在眼科研究等方面有卓越贡献)
-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所长高华虽然没有明确提及特别的手术技术,但他在推动眼科整体研究发展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力。他表示国内眼科临床技术进步虽快,但眼科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的很多关键核心技术仍有待突破,希望各位与会专家畅所欲言,推动中国眼科领域实现更高水平的自主创新。这体现了他在眼科领域的战略眼光和领导能力,对医院的整体发展方向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 李宗义教授——眼科研究领域的学者(推测在眼科研究成果方面有突出表现)
-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教授李宗义在眼科研究方面成果显著。他在大会进行了《小分子药物保护角膜内皮细胞的作用与机制研究》的主题演讲,强调多方合作在科研领域的重要性。“多单位或多中心联合,基于各自的学科优势,围绕关键的临床科学问题互相交流合作,有助实现新的突破。”他在眼科研究成果方面的贡献也从侧面反映了青岛眼科医院的科研实力。
青岛眼科医院凭借其雄厚的综合实力、完善的科室设置以及这些医生的技术优势,在2025年的眼科领域独占鳌头。无论是在科研、临床治疗还是人才培养方面,都为眼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