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围内,近视眼患者数量已经超过十亿,这促使了眼科领域对于近视眼的治疗手段进行深入研究和持续的实践。在这其中,角膜激光手术因为其治疗方式的便捷性成为了热议的焦点。
关于角膜激光手术的国内外声音
英国媒体报道,由于对手术长期效果的担忧,医疗监督部门对角膜激光手术的实施有所保留。而美国的《眼科学》杂志也指出了此类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失败率。这些消息在国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许多患者和专家对此类手术的长期安全性和效果表示关注。
角膜激光手术的多种方式及其特点
目前,角膜激光手术有多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以及准分子激光上皮下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K)。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PRK)是一种早期的手术方式,它安全有效,但因为其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和屈光回退等并发症,其使用率相对较低。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目前主流的手术方式。它具有拓宽矫治范围、术中术后无疼痛、视力恢复快等优点,但也可能带来角膜瓣相关的并发症。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K)则是PRK的改良版,适用于角膜较薄的患者。
希腊医师Ioannis近提出了Epi-LASIK的术式,这种新的技术旨在结合前述两种技术的优点,同时避免其不足。
谁适合做准分子激光手术?
一般而言,年满18岁、心理状态健康、有摘镜愿望的患者可以考虑此项手术。但必须满足一系列眼部条件,如无活动性眼病、近视度数稳定等。某些特定情况下,如怀孕和哺乳期的妇女,以及患有特定疾病的患者,是不适合进行此类手术的。
安全性与并发症
从安全性的角度来看,准分子激光手术已经历了多年的实践和验证,相较于早期的手术方式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尽管如此,任何手术都有其风险,包括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过度矫正、矫正不足、眩光、圆锥角膜等。对于医生而言,良好的设备、熟练的操作和丰富的经验是保证手术高安全性的基础;对于患者而言,严格的术后用药和复查是确保手术效果的关键环节。
术后注意事项与卫生经济学考量
手术后,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如避免烟尘场所、少吃辛辣刺激食品、眼部不要化妆等。对于工作和学习中无法避免近距离用眼的情况,应多休息、多眨眼、多间隔。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尽管准分子激光手术可以快速地纠正视力问题,但其费用相对较高。患者在决定是否接受手术时,应综合考虑其经济能力和长期效益。
总结
准分子激光手术因医院和术式的不同,价格有所差异。例如,LAISK手术的费用,各医院报价不一,有的仅需2000元,有的高达8000元。价格低廉未必物有所值。一些医院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采用淘汰的设备和材料,这种手术效果难以保证,甚至可能存在技术和质量问题。选择信誉和技术有保障的大医院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国在激光治疗近视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公众心理却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方面,有人过分神化手术效果,认为激光手术能完美解决所有近视问题,特别是对高度数的矫正和病理性近视的处理上存在一定的误解。激光手术并非,它不能改变眼底的既有病变,仅限于光学矫正。也有人完全否定近视激光手术,忽视了其在低中度近视治疗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部分15年前接受手术的患者现在需要“返工”。这主要是由于过去的手术方式如RK手术相比现在的PRK和LASIK等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并且,并非所有近视眼患者都适合使用RK手术。高度近视的病理各异,需区分单纯性高度近视和病理性高度近视,前者可手术治疗,后者则需先加固巩膜。超1500度的近视应考虑人工晶体植入术。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激光手术方式、设备和医生的处理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因此“返工”情况应逐渐减少。
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3年,Stephen医师将其试用于屈光手术。与早期的钻石刀放射状角膜切开手术相比,准分子激光手术具有许多优势,如损伤小、度高、并发症少等。它通过切削角膜组织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还能同时矫正远视和散光。
对于想要报考警校并接受近视手术的学生来说,需要在入校前半年内接受手术。在选择医院和手术方式时,应严格遵守医疗法规,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医生进行咨询和治疗。未成年人由于身体还在发育阶段,眼轴可能继续发展,视力尚未稳定,因此一般不建议进行近视手术。特殊眼病的患者如眼部有活动性炎性病变或青光眼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适合手术。
近视激光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大大提高,但仍然存在认识和评价上的误区。患者应走出认识误区,冷静深入地研究,科学客观地评价,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在选择手术时,需要权衡利弊,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治疗。